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实行行为是个重要知识点,一起来复习一下。
1.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、具有法益侵犯急迫可能性并为社会生活所不
容许的行为,是刑法主要禁止的、最值得刑罚处罚的行为。
(1)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,但刑法分则规定的不一定是实行行为;
例:诽谤罪中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”的捏造事实。
甲听乙说“丙犯罪了”,甲明知是假消息,仍然予以传播。
(2)须有法益侵犯急迫可能性,没有增加法益危险的不属于实行行为;
例:甲看到花盆朝着乙的头顶坠落,知道会导致乙的死亡,心想砸伤他的胳
膊就行了,于是推了乙一把,花盆砸中了乙的胳膊。
(3)社会生活不容许。
例:甲希望乙做飞机坠机而亡,就买了飞机票送给乙,乙持该机票乘坐的航
班果真坠机。
2.作为与不作为
①作为,指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。
不应为,能不为,为之。
②不作为,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。
应为,能为,而不为。
例:救生员甲看见溺水的乙,开心的手舞足蹈,乙最终溺死;
救生员甲看见溺水的乙,跳到水中救了一半发现是仇人,放弃救助;
救生员甲看见溺水的乙,拉到岸上才发现是仇人,把乙推到水中;
路人甲看到掉入井中的乙,扔绳子扔到一半发现是仇人,扔掉绳子,乙溺死。
3.作为与不作为的竞合
例:甲闯红灯。
4.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
例:甲抗税。
精彩链接:
扫一扫,关注法律教育网官方微信公众号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法律教育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经本网授权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且必须注明“来源:法律教育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。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,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,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。
本网转载之作品,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,请与著作权人联系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
3、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